风险提示: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区块链+疫情抗击把数据晒在阳光下

区块链+疫情抗击把数据晒在阳光下

这些天,网络上出现了对武汉红十字会的质问。

人们质问红会,捐了那么多东西,怎么还缺?是捐的不够,还是派发不利?虽然有报道显示九州通协助武汉红会医疗物资管理,派发效率得到改善,但捐赠总量有多少,符合保准的又有多少?派发改善后,对一线医院的供给情况如何?这些数据仍是一个问号。

一、对抗信息社会的原始状态:我们需要完整、真实、可信的信息为获得对事实的完整认知,人们要求信息:完整、真实可信。而海量信息的原始面貌恰恰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多呈现出的状态是:碎片化、可信度参差不齐。这为人们获取完整的事实带来了巨大挑战。

“碎片化”指信息与数据来自多种不同渠道,而这些渠道并没有有机整合在一起,以各自喜爱的方式和表达风格,自由自在地为信息海洋添砖加瓦。这本身没有什么错,信息社会的原始面貌本就如此。但当需要获知事件的全貌,或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段时,原始状态的信息则很难直接服务于这个需求。

更为危险的是,人们不会因为原始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就放弃获取信息的需求。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人群中弥漫的集体焦虑会加剧对真实信息的渴求程度,从而加速整合碎片化信息的速度。当缺乏可及的技术工具时,人们通常会采取最原始的方式拼接碎片。

这就是我们在此次疫情中看到的诸多传言。为形成对局面的完整认知,人们将零碎舆论、传言、和各种官方渠道,主流媒体平台消息拼接在一起。拼接不上,对接不整齐之处,难免靠想象和猜测填补缝隙。当想象和猜测也无法填补逻辑链条断裂的时候,这个断裂就很可能成为滋生恐慌和谣言的温床。

“可信度”指信息被人们信赖的程度。对于可信度不足,或不辩真伪的信息,即便再完整,也可能是无效信息,还可能会造成混淆视听的负面影响。此次人们对红会的质疑便是如此。虽然利用红会接收物资在理论上比民间零散接收更有效率,但当红会面临信任危机,这些理论上的优势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那么红会提供的对完整图景的解释,虽然在逻辑链条上是完整的,可信度却受到很大质疑。

危机时刻,除了完整、真实可信,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还包括实时性。危机情形瞬息万变,静态、滞后的信息,显然不能无法满足人们对危机发展走向的把握,既不能有效服务政府决策,也不便于公众知情和监督。

应对疫情,我们不仅需要多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还需要了解全过程的信息;不仅需要全过程信息,也需要实时信息。同时需要这些信息可以开放给社会查询,保证信息的完整、实时、开放和透明。

回答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捐了那么多东西,武汉医院还缺?”其实,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便可得出结论。武汉各医院总体需求到底有多少?各地的捐助总量有多少?符合标准的总量又有多少?对比这两个简单的数据,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一目了然。如果总量上供过于求,但一线医院却同时告急,就说明在物资分配、发放环节有断裂。但完成这个简单的计算需要必要的数据。

二、区块链+抗击疫情:以物资捐赠派发场景为例在传统的技术工具箱中,可能很难主要依靠一种技术手段满足我们对数据和信息的全部要求。于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深度整合、开放、实时、共享这一期望大多停留在美丽的构想阶段,直到区块链技术进入了公共管理者的视野。

作为新生事物,区块链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时间不过11年。2008年10月31日,Sattoshi Nakamoto公开发表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首次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无中介现金直接交易的理念。

区块链技术可以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不同应用场景的应用方式和具体架构都不尽相同。区块链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比较晚近,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比如,区块链技术用于医保领域用于提高医疗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用于提高政府内部管理系统的效率;用于政务服务领域,实现快速审批、智慧政务等。

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应用都看中了区块链所具有的共享、透明、可追溯、防篡改、分布式的技术优势。

第一,破解“碎片化”难题:全景式数据整合。

破解信息“碎片化”难题上,区块链可有效实现全流程、全部门数据整合,展现数据全貌、实现全程可溯。

以物资捐赠及发放为例,全流程指物资从捐赠方流向受赠方的全过程,包括物流、仓储、分发、派送等全过程信息,目前各个环节尚未实现有效整合。区块链技术支撑下,捐赠物资从进入物流系统的第一刻,就可以实现信息上链。物资从寄件方到收件方的流动信息类似我们熟悉的物流流程。上链信息可以十分详细,不仅包括物品名称、重量、寄件方、收件方、寄收件地址,还可包括货品型号、数量等详细信息。

但物流公司掌握的信息只包括物资从寄件人到收件人这个阶段,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收件方不一定够是受赠方,有可能是慈善机构或社会组织等。比如此次疫情中,红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捐助,然后再行派发。因此即便物资完成物流过程,到达收件方,并不代表物资到达受赠方。

区块链技术支撑下,如果收件人是代收机构,完成物流阶段后的物资信息将被继续记录。物资进入代收机构的具体货品详情、进入时间、调取时间、调取对象,被代收机构派往受赠人的过程都将被记录。

在区块链的助力下,不论物资从捐赠人到受赠人之间经过多少环节,都可被记录。这将有效解决物资流向信息在不同环节之间产生信息断裂的问题。捐赠物资处于什么环节、是否及时发放、卡顿在哪里,一清二楚,不会有任何一个环节处于黑箱。

全部门指物资捐赠及派发涉及的所有部门,包括物流、政府部门、慈善机构、派送渠道等。部门整合的重要程度无疑更高,难度也更大。如果涉及部门的数据不能整合在一起,则势必不能展现物资调配的全景信息。物流运送、政府与慈善机构共同负责发放、派送渠道负责递送到受赠方。最关键的是,这里的物流、政府部门、慈善机构、派送渠道并非各自只有一个部门,而是大量、多点、弥散的,包括所有参与运输物资的物流公司、多个政府相关部门、可能多个慈善机构、多重派送渠道。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多领域、多部门的数据同时上链,实现信息的全景式整合。

第二,数据可信,全程可溯,无法篡改。

可信度上,区块链技术通过多方参与解决信用机制问题。分布式存储可实现上链数据的多点存储,不会出现单一节点被攻破或篡改,整体数据丢失的问题。基于区块内的数据结构,任何区块内的数据被修改,都会使得此区块内的下层与上层哈希值无法对应。此外,每个删除动作都会产生新增数据。也就是说,链上的任何读写、删除、调取等活动都会留痕。在这个意义上,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应急物资流向数据的不可篡改。

第三,机构身份透明、数据透明、全社会开放可查。

涉及物资捐赠与发放的所有机构和部门都在链上,且身份透明,相关机构做出的与物资捐赠和发放的活动信息都会上链,全程留痕。也就是说,所有参与者的信息和数据自上链的第一刻起就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多点存储。

因为链上机构身份透明,所以主体责任清晰。谁的数据,谁的信息,谁负主体责任。这使得数据来源部门破坏诚信的成本十分高昂,因为一旦破坏诚信,在数据源头上做手脚,等于自曝丑行,全社会都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错误源头在哪里。这也会倒逼数据来源部门自觉守信,尊重诚信机制。

捐赠物资的物流信息、总量信息、调配情况、分发情况都全程记录和公开,不是任何一个机构可以左右、篡改的。所以在区块链技术的助力下,哪个环节断裂了,都可以在全网看实时看到。

更为重要的是,在区块链的助力下,捐赠物资链可以向社会开放。开放性体现在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用户身份,随时查阅链上信息,真正实现将数据晒在阳光下,接受所有公众的监督和检阅。

三、区块链+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一个概念性技术框架按照分类,区块链主要分为公链、私联、联盟链。公链最主要的特点是公开、匿名、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作为节点,获得链上数据的读写权限。我们熟知的比特币就是基于公链建构的。公链的缺点是依靠算力争夺记账权,能耗高,效率低下,节点匿名,身份不公开不透明,在公共管理的很多场景反而成为缺点。私有链完全不开放,也不符合公共管理场景对开放性的需要。

联盟链的半开放的特点适用于公共管理的诸多场景,包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一些具体场景。联盟链的半开放性主要体现在链上节点数量有限、身份透明,不是任何用户都有读写权限。

比如物资捐赠和发放场景,可以有两种部署区块链物资链架构的方式:一种是建设专链,将物资捐赠与发放涉及的所有机构放在同一个链上,在各机构内部部署多个节点,形成一个联盟链。不过,这可能会存在危机过后专链使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另一种方式是以机构类别为单位,将物流、政府部门、慈善机构、派发渠道分别建链,形成跨链网络,这可能更方便链内组织和协同,危机过后各自的链还可用于日常其他共享场景。但跨链共享需要一定的投入来建立跨链数据共享机制。具体模式选择还需要更多探讨和论证。

在用户权限上,如果是一条链、一张网,中心节点可部署在政府部门,方便协调统筹。如果是跨链网络,可在各链内部选择机构部署中心节点。读写权限上,链上机构具有读写权,可以在链上写入本机构与物资捐赠、分发相关数据,也可读取数据。社会公众具备读写权,不具备写入权,可自由读取数据,全程知悉并监督。权限约定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这样既能够在集约资源的前提下发挥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又能够实现数据向社会开放查询的目的。对于公众频繁请求会否为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引起系统崩溃的问题,可以通过部署访问节点,作为社会化接入节点等相关技术手段有效解决。

此方面的类似应用在国内已有先行示范,比如重庆市渝中区引用区块链技术对农产品进行追溯,构建从农场到餐桌的可追溯性解决方案,让每一个环节透明可查。应用区块链技术追踪捐助物资分配的技术应用理念与此相似,但需要根据适用场景的具体需求做出必要调适。

四、区块链助力疫情防控的其他可能性应用场景当然,物资捐赠派发只是其中一例,疫情防控上,区块链可以助力的场景还有很多。

比如,医院床位管理。各医院床位总量,已用床位数量,空床数量,各级院都有读写权,数据随住院和出院手续办理,实时更新上链。各大医院还可开通网上排队渠道,将此数据上链,公众不但可以看到各医院的空床率,还可以看到排队情况,及时调整就医策略。这样所有的医院的床位动态使用情况被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既方便社会掌握信息,又可有效引导病患就医,减少盲目拥挤、降低疑似病例的流动率。更便于各级政府实时了解一线的最新情况。

再如,物资消耗管理。一线医院每天消耗大量物资,对库存和消耗量的管理对掌握和预判需求量十分重要。近日很多媒体报道显示,武汉一线医院各科室主要通过估算判断每天需要的物资量。统计手段落后,缺乏准确的数据,很难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区块链技术支撑物资消耗管理,可通过物资到货进入库存、领取量等上链信息综合掌握物资消耗情况。地区内所有医院加入联盟链,则可以为决策者掌握全局信息提供精准的数据,这对调度平衡有限物资,实现按需发放至关重要。

也许人们会有担忧,疫情之下,抗击防控工作已经需要大量资源投入,构建全国医疗资源一张网,会不会需要单独辟出大量人力负责链数据上链等维护工作?实际上,区块链可以和既有系统对接,在完成其他必要工作的同时完成数据上链。

面对疫情,大家都希望能有尽快度过,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目前所暴露的数据统计方式陈旧、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物资派发尚未做到有效及时等问题,显示了治理需要更加有力的技术工具。当然,每种新技术、新手段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不可不重视,也不可夸大,更不应以技术手段的更新,取代深层结构性改革。善用技术,才能发挥技术的最大功效。

(作者张楠迪扬为人民大学国际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青岛分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tech.sina.cn/2020-02-04/detail-iimxyqvz0225255.d.html?from=wap

—-

编译者/作者:区块链服务网络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问联系邮箱:389121857@qq.com
倾听财经版权及免责声明:仅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倾听财经官方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