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武汉疫情,是对相关行业的一次大考。显然,区块链的整体行业表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令人失望的,有人形容,这次疫情看起来是区块链行业表现能力的一个机会,但区块链整体行业表现得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区块链不是号称“善治”的技术吗?可在疫情面前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区块链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多半的优势都还存在理论中,在现实上离开发挥重大作用似乎还有不断的距离。
不管如何,疫情至少给了区块链一个反思的机会,在前一段热热闹闹的区块链落地“产业区块链”的热潮中,区块链到底如何立足于现实呢?如果不能立足于现实,那么新的一轮喧嚣过后,有可能只能留下一地鸡毛。
人类所有的创新为了什么?无非是两者,要么提供了新的产业和应用,让人类前进了一步,要么是在已有经济中,创新了工艺、模式或降低了成本,让人类既有产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率。前者是做加法,后者是做减法。按照区块链的特质,主要是后者,即创新模式和降低成本,区块链的长处在于增加整体效率而非局部效率或个体效率。
我们知道,区块链写入数据需要重复重复再重复,分布式的节点布局也并不保证每个节点的效率,而是通过这种节点分布的布局,保证了整体系统的安全性、稳固性,从而塑造了一个可信的交易环境。这是一种典型的追求整体效率而非局部和个体效率的思想和路径。
如何理解整体效率呢?有个典范案例,是某次宏观经济讲座举的一个例子。当时后中国的钢产量大约是8亿吨出头,但当时钢企的日子很不好过,因为竞争很激烈,多数钢企的产品又都是初级钢材,只有少数企业,例如宝钢等,日子比较好过。而社会上也颇有微词,认为钢企效益不高。而讲座上对比的一个例子是印度,印度当时钢产量不到2亿吨,但钢企少,日子不错,效益挺好。讲座老师问,从国家领导的角度宏观看,你会选择8亿吨问题很多的产能呢?还是选择2亿吨效益不错的产能呢?答案是,如果没有脑残,任何一个国家领导都会选择问题很多但产能高达8亿吨的钢产业,因为8亿吨撑起的国力完全不是2亿吨撑起的国力能比的。
对比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同样理解区块链项目该朝向怎样的方向发展,那就是扬长避短。如果区块链不能发挥其提升总体效率的“善治”能力,那么由于其节点效率不高,由于整体重复性、由于资源耗费较高,那么项目一定是没有前途的,那像现在疫情这样的大考出现时,还是会手足无措。
那么区块链如何发挥“善治”能力呢?这就要从区块链的本质技术特性出发。蓝调认为最重要的有3点。
1、低成本:区块链去中介化理论上应该交易成本较低,因为系统本身耗费资源较高,如果不能减少交易费用,那么没有存在的必要。低成本交易是区块链必须做到的核心优势。
2、可信环境:机器信任是区块链的第二大优势,实现陌生人的去中介化可信点对点交易,才能让客户认知自身使用区块链后,整体效率提升,因为减少了信任和公关成本,算总账是划算的。
3、通证经济:通证经济存在的意义是让区块链能够组织起一个强协作的生态体系。所谓“善治”,是能让陌生的、四海八荒的人员通过社区的强纽带进行组织,从而产生比单个企业、单个团队更高的整体效率。而做到这种强协作的,就是通证,通证使得所有参与者能够得到合理报酬,而这种合理性则同样是机器信任机制在代码算法下固化的。
以上3点,应该是区块链项目能够做到“善治”,即善于治理的关键。如果一个项目建立起了可信交易环境,在链上进行交易是低成本的,又通过通证经济组织起了强大社区支持链系统的服务,那么三管其下,没有道理不具备现实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样这3点,可以作为我们未来观察区块链项目,特别是区块链+实体项目的关键,因为一个有投资前景的项目,没有道理做不到这3点。
“善治”不会自动到来,需要作出极大的努力,不仅在技术上需要继续进步,也需要在社区组织、在节点管理等关键结构上锻炼出、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区块链从来不仅仅是技术,挑战最大的也往往不是技术,而是经济系统,是低成本、高可信、使用便捷和公开透明的经济系统。
以上就是蓝调对于武汉疫情下的区块链窘境,吸取经验在未来如何发挥区块链的整体效率优势的相关思考。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
站在未来看现在,蓝调与你一起感受时代之风!
—-
编译者/作者:蓝调99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