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rm的诞生是为了解决以太坊的存储问题,出身名门的Swarm一度被市场寄予厚望,其代币BZZ备受投资者、矿工和社区建设者一致看好,一度导致各大电商渠道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遭到哄抢,甚至有大户入场大量囤购。但自6月21日主网上线、BZZ开启流通以来,Swarm却深陷舆论漩涡,尤其是伴随着二级市场价格的不断承压,市场情绪可谓跌到了冰点。
目前市场对于BZZ的诟病,主要集中在其糟糕的代币激励机制设计。早期机构投资者低成本代币的比例过大,造成BZZ流通后的大量抛压;同时挖矿机制对矿工的激励近乎吝啬,节点获得的BZZ过少,同时BZZ 在生态系统内的应用方式、使用价值不清晰,也导致了BZZ节点维护者的热情消退。
面对BZZ的现状,社区成员开始思考破局的办法,在这一情况下Swarm的分叉方案被提上了日程。沿用Swarm的技术架构,但是对代币的激励模型进行改良,进而保障矿工和节点维护者利益,借此实现Swarm的原有愿景。对此,甚至连Swarm的官方开发人员都表示支持。
目前,Swarm社区中涌现出EBZZ、BXX、SANA等不同分叉项目方案,我们来对其一探究竟。
EBZZ:采用线性销毁机制,希望形成通缩模型
总量6250万枚,EBZZ初始发行量为625000枚,占总量1%,其余99%将按照项目方独创的线性销毁机制通过运营节点开采产出,固定每天产出87000枚代币,项目方对外不进行公私募。
当服务器满足带宽条件(上行1000MB,下行1000MB),并按5枚 EBZZ / 节点进行服务器线性接通销毁(简称“线性销毁”),即可开启正常采矿。
首期释放总算力的50%,即3125万枚EBZZ,二期释放总算力的30%,三期释放总算力的19%。
开采规则上采取不间断网络保障及惩罚机制,即24小时内若与主网失去通讯连接,主网将启动镜像节点,原节点将遭受惩罚,失去奖励。若想重获奖励,需重新充入EBZZ作为节点激活费用。
该项目经济模型特点就是加入线性销毁机制,每增加一个节点,销毁5个代币;但因其固定每日生产87000枚代币,对节点增长数据要求较高,否则会造成流通代币数量的大量集中。
另外该项目在宣传中曾提到其在官方授意下进行开发,但这一说法在官方社区中却被否认。
SANA:加入隐私计算概念,采用双层挖矿结构增加矿工收益
SANA网络由Swarm社区中的几个极客发起,与Swarm一样选择基于xDai Stable Chain搭建,集成了xDai的稳定、高速、安全和可扩展等性能,代币格式为ERC20。同时在技术上,基于“硬件可信执行环境(TEE)技术”来保障网络使用者可以有最安全的数据存储状态。但笔者觉得一个存储项目是否需要隐私计算保障还有待商榷。
在经济模型上,SANA0预挖、0私募,代币总量固定,80%通过网络动态平衡供给产出。SANA采用了双层挖矿结构,节点矿工通过提供节点稳定在线及cpu有效计算能力将获得隐私计算奖励,而当产生数据存储、读取等供需作用时,将会获得供需奖励。
同时使用波段减产模式在激励参与者为SANA网络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保障代币价值。第一年奖励为单区块2000个代币奖励,均分给每个节点矿工,通过支票簿提取。每周减产1%,每2个月进行一次有效节点统计,如达到节点要求增长指标,则重置区块奖励,如达不到指标则继续减产。
通过以上模式设计,提高了节点建设者的参与意愿。据了解,SANA将在8月2日BZZ挖矿开始之前开启挖矿。
官网:https://www.ethsana.org/
BXX:官方讨论下诞生,保留原生功能的基础上优化激励系统
BXX是Swarm 2.0 (Swarm增强)内置经济系统的激励代币,用于激励生态中的节点、用户及其他参与者形成激励相容,最终达到 Swarm 2.0 生态繁荣,成为真正的世界硬盘。
该项目最早在BXX在官方讨论下产生,官方表示愿意作为BZZ经典与BXX一起同台竞技。
根据Swarm2.0白皮书显示:BXX将在保留Swarm所有原生功能基础上,独立研发智能合约升级优化激励系统,增加在线区块奖励(7天内在线节点与蜂后交互可获在线区块奖励)及质押挖矿功能。
挖矿奖励规则:
1、挖矿奖励占总体比例50%;
2、每7天,从挖矿奖励中取出r1(r1为初始值为262144,每年减半,20年释放完)个BXX作为区块奖励;
3、区块奖励方式:
1) 从全网节点中随机选出N个(占上一轮全网节点数的1%)蜂后节点;
2) 所有与蜂后节点交互的节点都可以获得区块奖励;
3) 区块奖励所得的BXX会在7天内线性解锁完毕。
节点质押规则:
1、节点运行需要质押BXX,数量为r2个BXX;
2、矿工可以对节点质押的BXX发起解锁请求,BXX会在发起请求后第7天开始解锁,7天内线性解锁完成;
3、矿工发起解锁质押币后,对应节点无法正常运行。
除此之外,BXX代币还可用于DAO治理,Swarm2.0网络将采用去中心化工具进行社区化管理,BXX不仅作为Swarm 2.0系统功能代币,也是DAO社区治理代币。
对比原BZZ经济模型可以看到BXX经济模型的优势:拥有更加合理的激励模型,能够快速、持久的激励生态的各个参与方,促进Swarm生态良性发展。
官网:www.bxx.so
想要通过分叉改良Swarm网络,关键字在于如何调动社区共识
笔者认为BZZ现有模型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代币分发和代币用途。代币分发情况披露不及时透明、激励机制无法调动社区合力导致了BZZ进入死亡螺旋。
原BZZ经济模型缺乏引导激励机制,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因果困境:在早期生态应用有限的情况下,节点运营商成本无法覆盖,进而降低Swarm存储的性能及可用性,最终又导致生态应用不愿再采用Swarm存储。
综合对比来看,针对BZZ现有经济模型的缺陷,以上分叉项目提出了不同解决方案。
在代币分发上,BZZ的问题在于早期私募比例过大,后续节点和网络建设者分配比例过少,同时在产出上仅采用任务抢单模式,对早期网络建设的激励不足。
基于这个问题EBZZ选择了线性销毁制度,但其单日产出固定,十分依赖早期大量节点的参与,同时没有对节点如何具体贡献进行设定;
SANA选择了双层挖矿的激励方式,节点矿工可以获得提供有效算力的固定奖励和参与数据服务的供需奖励;
BXX继承了则继承了Swarm网络中‘蜂后节点’概念,激励所有节点参与网络建设和交互,但大大加强了激励权重。同时通过节点质押事实上减少了代币流通。
而代币用途决定了该代币如何捕获价值,在这一维度,仅有BXX进行了深入考虑,代币不仅作为Swarm 2.0系统的功能代币,也是DAO社区治理代币,加强了代币的使用价值。
以上内容依托于各大项目的公开资料,具体情况有待各项目正式上线后的真实运行表现。
在区块链世界中,是否能够发动社区共识共同建设是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Swarm网络有其潜在使用场景,如果可以真正发挥起所有参与者的合力,足以建设真正的世界硬盘。我们也期待着各个分叉项目给市场带来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