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本文为熊猫295号文,感谢您的阅读。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经济学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他从货币角度批判了凯恩斯主义,他相信自由市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是个典型的乐观主义者。
他1912年出生,父母是乌克兰第一代犹太移民,俩人是工人。高中时,父亲去世了,家里可以说一贫如洗。但是弗里德曼靠着个人能力,获得奖学金,上了大学。他本打算成为精算师。但毕业时,正是大萧条时期。因此他想经济学会更有用,于是,他去了芝加哥大学读经济。从此,经济学界多了一个传奇人物。
弗里德曼的名气,来自两重身份。学术上,他开创了货币主义学派,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媒体上,他是一个活跃公民,乐此不疲地捍卫个人自由。他的电视节目与书,一度家喻户晓。他能清晰有力地分析经济逻辑,启蒙普罗大众。他通过货币需求理论成为二十世纪中后期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
下面,我们来聊聊他的货币主义思想
弗里德曼有一句经典名言,通货膨胀从来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货币究竟是什么?你或许觉得,不就是钱嘛。经济学家可不这样想,他们认为区别可大了。在经济学者的模型中,货币除了现金,也包含各种银行存款。在弗里德曼之前的经济学家,往往认为货币只是个小工具,用来标记价格而已,对经济活动并不重要,只有交易、生产、就业,这些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才重要。货币,只是蒙在这些外面的薄面纱。
亚当·斯密也说过,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今天很多经济学家,还认为货币只是等价交换品。很自然地,会觉得货币对经济不重要。
弗里德曼的伟大,就在于他能超越这种直觉。在他眼中,货币有实际影响。是他首先指出,货币,也是一种资产。
在历史上,贝壳、胡椒,甚至香烟,都曾充当过货币。这意味着,和别的资产一样。人们对货币的态度,也可以用需求来解释,而且个人收入、利率水平等等,都会影响货币需求。
这个看法如何证明?怎么才能让抽象的货币现出本来面目?答案是统计。他用实实在在的历史数据来说明,货币量的波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很重要。
经过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研究,他指出1867~1960,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动与经济运行间,存在一致逻辑联系。因此说明,货币数量与经济具有重要关系。
其实在现代的经济发展中,我们有很强的体感,每次货币连续的增发,毕竟带来通货膨胀,而国内只要通胀维持在3%以内,是比较好的一种状况,但实际上,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危机,而增发货币就是其中一项应对危机的有利措施,可以明显增加市场流动性。
总得来说,就是当货币充足,经济往往活跃,货币不足,经济往往萎靡,货币太多,则可能通胀。这个发现构成了货币数量论基础。简单说,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变动、货币价值间,存在因果关系。可以看出,恶性通胀都是源自滥发钞票。为什么有滥发?谁能滥发?答案不言自明。
比如民国。三十年代,美国实施了白银购买计划。结果,拉升了白银价格。民国实行的是银本位。白银涨价,可不得了,相当于货币升值。打击出口,也造成严重通缩,百业萧条。不得已,政府放弃银本位,改成纸币。
银本位,是金属货币制度。金属含量有限,这天然约束了通胀。改成纸币,也就失去了金属货币制衡。于是,民国通胀噩梦也就开启了。最后,金圆券的价值,甚至不如白纸,市场上退回以物易物的状态。可以说,恶性通胀让民国陷入危机。
可见,货币很关键。一旦对货币的理解发生错误,后果很严重。弗里德曼的研究,将货币重新引入宏观经济。因此,很多旧认知就站不住脚了。
大萧条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凯恩斯就是靠这起家。在经济世界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大萧条会持续那么久?最开始只是银行危机。看起来和以前危机,也没多大不同。弗里德曼对1929年到1933年的数据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当时的货币供应量下降三分之一。所以,他认为,大萧条的原因在于货币供应量不足。
对此,美联储要负很大责任。由于金本位制约束,加上内部权力斗争。当时美联储错误地收紧银根。导致货币供应量不足,拉长了萧条。这个解释很有影响力。
所以,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主义。
在弗里德曼看来,凯恩斯主义没干什么好事。他认为,加大政府开支,必然加大货币投放。通胀在可见的未来里注定增高。普通人感受到信号,必然会降低对未来的投资和消费,也会降低当下消费。这样一来,政府加大开支效果,就被抵消了。因此,凯恩斯主义短期效果,不过昙花一现。长期看,对经济毫无效果。反而,会加大通胀,简直得不偿失。70年代的滞胀,也就是通胀与停滞并存,就是多年凯恩斯主义的恶果。
弗里德曼的名声,在80年代达到顶峰。那时美国刚经历了70年代的滞胀。经济越是滞胀,让他越像先知。里根总统是他的信徒。货币主义,也一度成为美联储指导原则。当然,观念的世界,没有永恒的赢家。
分享完毕,感谢各位阅读与支持。
—-
编译者/作者:瓢泊熊猫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